尚未登入會員

首頁 > > 知識小百科 > 從食材變外來種始祖──非洲大蝸牛的真相你了解嗎?

從食材變外來種始祖──非洲大蝸牛的真相你了解嗎?

分享到
你知道嗎?非洲大蝸牛其實並不是台灣原生物種,而是早在80年前的日治時期被引進,用來當作食用蝸牛的一種。不過,這個原本的「資源」卻在缺乏天敵與管理的情況下快速繁殖,逐漸成為外來種的始祖之一。據農委會調查,全台農地平均每平方公尺棲息逾15隻,單一母體年產卵量更高達1,200顆,相當於每天誕生3隻新生蝸牛大軍。
 

▋非洲大蝸牛特性一次看懂
  • 體型大,成年體長約78公分,甚至可超過20公分
  • 喜歡潮濕、陰暗的環境,常見於農田、花園、落葉堆中
  • 繁殖力極強,一次產卵可達數百顆
  • 口腔內逾2萬顆角質細齒,特別愛吃嫩葉、果實、根莖等作物
這種蝸牛的繁殖速度與生存能力驚人,只要有一點水氣與遮蔭環境,很快就能成群出現,且遇乾旱可分泌黏液封殼休眠達半年;雨季來臨即甦醒覓食,一夜爬行距離可達50公尺。一旦數量多起來,葉菜、瓜果等作物就會被大量啃食,農民的心血可能一夜間全數報銷。
 

▋不是人人都能徒手處理牠
很多人以為蝸牛看起來無害,可以用手抓起來丟掉,但其實這樣做風險很高!非洲大蝸牛身上常帶有寄生蟲(如廣東住血線蟲),若處理後未妥善洗手,可能引發人類腦膜炎等疾病,尤其家中有孩童、寵物更應避免直接接觸。101年衛福部案例顯示,高雄有位民眾習慣徒手拔草、排除蟲害、清除蝸牛整理菜園,在過程中因手部為蝸牛黏液污染而直接、間接食入寄生蟲幼蟲遭到感染。
 

▋田間整潔最重要,搭配天然防治更安心
專家建議,防治非洲大蝸牛最根本的方式就是保持環境乾淨。雜草、落葉、濕潤角落都是蝸牛的藏身地,平時就要定期整理、減少棲息空間。
除此之外,清檜天然除蝸牛噴劑也是現代農友與園藝愛好者常用的輔助方式。比起傳統藥劑,它們主打環保、安全、不影響植物本身。
 

▋推薦使用:清檜天然除蝸牛噴劑(園藝專用)500ml
天然植萃配方:含柑橘精油、木醋液、苦茶粕、苦棟油等多種天然成分,有效又環保。
專攻軟體害蟲:針對蝸牛、福壽螺、蛞蝓等軟體動物,有效破壞黏膜、抑制活動力。
使用簡便:無須稀釋,搖一搖即可噴灑,適合家庭園藝日常防治。
環境友善:不含重金屬與農藥,高生物分解度,對土壤與環境負擔低。
低抗藥性風險:採用精油及天然皂素,長期使用也不易產生抗藥性。
多種作物適用:家庭盆栽、花卉、果樹、蔬菜園皆可使用。
免登記植物保護資材:安全有保障,植保製字第00849號。



若發現蝸牛蹤影,請勿徒手處理!直接使用清檜噴劑,既免除接觸風險,也能維持園區、陽台、農地的生態平衡與清潔。
TOP